新励志网(www.xinlizhi.cn),全新正能量励志在线阅读网!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管理 > 时间管理 > 正文

总是“无所事事混吃等死”怎么破?为什么明明想要改变就是做不到

来源:新励志网 时间:2019-05-01 02:14:58 阅读:次   
大家好,我是 Taka~

前几天有读者给 Taka 留言:

明明知道有事情要做,要学习,要上进,但就是打不起精神,就是动不起来。

每天日复一日重复着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生活,不知道要怎么打破这个状态。

你可能因为许多理由想要改变自己,但却因为做不到而感到苦恼,因为“理想的自己”和“现实的自己”之间的差距而感到痛苦,实际上所有人都存在这个问题。

当你无法实现愿望,可能会觉得自己“意志力薄弱”,“没有自控力”,“无法坚持”,“性格有问题”。

给自己贴上这些负面标签并没有意义,这种自我贬低的内疚带来的痛苦不会带来改变,只会造成行动瘫痪,逃避到更深处的洞穴里去。

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,关键就是——改变自己的“行动方式”。

但是在行动前,我们总是不知不觉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。

01

摆脱误区

▍不需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开始做

当我们想摆脱无聊生活的时候,比如想要开始运动的时候,内心不自觉地会想:

诶,我没有运动的装备和服装啊,我要不要先去买双鞋和裤子

我要不要去请个私教

听说楼下健身房在打折要不要体验下

对了,有人说运动容易受伤,我还要查下系统训练的方法,可不要伤膝盖了

还有运动就要配合饮食,健身应该要吃些什么呢

......

最后,你依然什么都没做,继续在家里躺尸。

事实上,你可能永远都“准备”不好。

每次考试前,大家总会觉得时间不够,这里没记住啊那里没练好,考试时间越近就越焦虑。但是再给你2个月的时间呢,你可能还是觉得没有准备好。因为题目做不完,书看不完,练习都是没有尽头的。



02

过度思考会导致行动瘫痪,难以前进。

▍不要等到充满“干劲”和“动力”再开始

相信“要有动力才能行动”,是一个毁灭性的习惯。

每个人都有不在状态的时候,甚至比状态饱满更加常见。精力不足,疲倦了,生病了,或者跟别人吵架了心情不好,这时候很难激发动力去做困难的事情。过去生活的惯性和大脑偷懒的“最小阻力原则”,会让你什么都不想干。

最近 Taka 写作的时候总是拖延症犯了,开头没写几个字就不想写了,总觉得自己没有状态写不出来,然后就开始拖延,而且非常焦虑。

但是慢慢发现,那些一流的作家都提到同一件事:

不要等到有灵感的时候才开始写作,不要总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写作。

职业作家都是把写作当成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,无论状态好还是不好,无论此时此刻有没有灵感,比如村上春树每天不写完4000字之前什么事都不会干。

所以 Taka 也找到了对付自己写作拖延的方法,就是设置固定的时间,到点就去写,状态不好,心情不好,犯困犯饿,也得在这个时间段里写满。事实上,用这种方法克服开始的惰性和情绪,往往都能超额完成任务。

人类是行动和意志不协调的麻烦动物,我们往往会受到感情和意志的影响作出非理性的错误行为。

在你出现一个想达成想法和目标的时候,直接去做,先屏蔽掉你的情绪和感受。扔掉那些纠结,恐惧,忧虑和自我否定,你脑子里那些七七八八的想法,行动会变得更加简单。

所以不要“等”到有动力的时候再做,不要“等”最好的时机,不要“等”最完善的计划。

明天就开始,“明天”永远也不会到来。

03

用“最小行动”来开始

为了实现改变,把自己从无所事事的混沌状态中拖出来,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开始行动。用行动打败焦虑,用行动把自己拉回现实和当下。

而“开始行动”的关键:

一、降低行动难度

二、创造好的结果

如果你给自己设置:每天要运动一个小时,大脑立马会觉得好花时间啊,而且要累死人了,想想就很痛苦,于是永远也不会去做。

但是如果说每天只需要站起来活动5分钟,是不是就轻松多了,而且马上就能够完成?

《微习惯》的作者斯蒂芬·盖斯就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了拖延了好多年的运动计划。

他把最小行动推进到最极致的地步,方法也特别简单: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,微习惯基本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。让自己每天实施1到3个“小得不可思议”的行动。

比如把“每天做100个俯卧撑”缩减为“每天挑战1个俯卧撑”的目标。把“每天写3000字”缩减为“每天写50字”的任务。

就是这么简单到听起来好像在侮辱智商的方法,能够有效地减少你大脑对改变的抵触情绪,迈出最困难的第一步。

因为这些行动目标小到几乎不会失败,你才不会因为各种特殊情况而放弃,产生正面反馈的积极效果,激励你继续完成,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。

不管你给自己设置什么目标,从最小行动开始去做,去执行这些频繁重复细小任务。

04

通过“WOOP”法则坚持

有些事情开始很简单,但很难坚持下来怎么办?事实上,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,从来也没人教过我们“坚持”的方法。

这里有一个实用的小方法,这样做计划,成功率至少提升一半。

WOOP 法则是指4个步骤:

1.W(Wish)愿望:刚开始使用的时候,可以从更实质和短期的目标开始,你的愿望是什么?

2.O(Outcome)结果:假如你的愿望实现了,它最好的结果是什么?围绕这个结果展开想象。

3.O(Obstacle)障碍:是什么会妨碍你实现愿望,围绕这个障碍展开想象。

4.P(Plan)计划:最后,制定一个“如果XX障碍出现,那么就采取XX行动去克服它”的计划。

比如一般情况下,我们做计划是这样的:每天学习30分钟。但是什么时候学习?怎么学习?不想做怎么办?突然有事情打扰了怎么办?很多问题都是不确定而模糊的。

最后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,到了第二天,突然有加班,同事聚会,或者因为疲惫,生病,心情不好,就会把这个任务一推再推,不断往后拖。

直到睡前发现还是没有完成,又开始责备自己怎么这么没有毅力,然后暗下决心,明天一定要好好运动......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。

但是有效的 WOOP 大法是这样设置计划的:

本质上这个方法让你在心理上对行动进行预演和彩排,针对障碍设置相应的行动,减少突发事件的干扰。

给自己在潜意识里下达具体的指令,这样到了第二天,大脑可以跳过“想做还是不想做”的纠结,直接考虑“去照着做”就行了,提高“做到”的概率。

WOOP 法则可以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,下次再设置计划的时候,就换成这种方式吧。用的越多,效果越好。

05

用“创造”取代“消费”

最后关于行动的一点就是:

转换你的身份,从“消费者”变成“创造者”,是打破无所事事的焦虑最好的方法。

而且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,对于某个特别的问题,深入思考,搜集资料,记录梳理,分享出去,这就变成了你自己的“创造”。

有人总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?那你可以回顾下自己在什么方面花费的时间最长。并且不仅仅停留在“消费”和“享受”的层面,关掉页面什么都没留下。

比如有同学说,我就是爱吃。行啊,再往深一步看看呢:你能不能把你吃过的好吃的记录下来,分享出去。

你能不能研究下怎么把食物拍的好看,或者这道菜有什么来历和传统,或者这家餐馆有什么故事......持续的研究和分享,说不定你就成了美食博主了呢。

饲主在公司图书架上放了一本《料理的科学》,大家都觉得特别神,用科学试验和成分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为什么一个食物会好吃,以及用原理上讲怎么搭配和烹饪会更好吃,脑洞也真的是很大。

比如有同学说,我就是爱看剧看综艺。那你能不能去扒下皮,能不能啃生肉麻烦的时候练习翻译加入字幕组,能不能写个剧评影评,能不能搜集下资源当个B站up主,别人只要想看剧都能给出建议和推荐?

比如有同学说,我喜欢看小说。那你能不能看完写个荐书贴,能不能写个书评,能不能研究下小说有什么套路,能不能自己写个小故事?

......

这些步骤困难吗?当然困难,比你躺在床上刷手机困难很多。

做不到怎么办?不想做怎么办?请参考前两步。

就是在这种不断尝试和行动中,找到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,就算短期还是没找到,至少,你不再焦虑着自己每天两手空空的混吃等死了。